你聽過「心碎症候群」嗎?這並不是形容詞,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心臟疾病。臨床上稱為「章魚壺心肌症」(Takotsubo cardiomyopathy),通常因重大情緒或身體壓力誘發,導致壓力荷爾蒙急速升高,進而損傷心肌。患者症狀類似心肌梗塞,可能出現胸悶、胸痛甚至呼吸困難,嚴重時恐併發心衰竭、心律不整、中風甚至猝死。
這項研究由英國心臟基金會贊助,並於歐洲心臟學會年會發表。研究團隊納入76名患者,平均年齡66歲、9成以上為女性,分成運動、認知行為療法(CBT)及標準治療三組。結果發現,不論是進行12週的心理治療,或規劃包括腳踏車、跑步機、有氧及游泳的運動療程,患者的心肺功能都明顯改善。CBT組平均步行距離增加56公尺、攝氧量上升15%,運動組則增加71公尺、攝氧量成長18%,相比之下,僅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沒有顯著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