橄欖油對健康有許多益處,許多人都認為橄欖油並不適合油炸,然而醫師李思賢表示,這其實是迷思。他指出,橄欖油的發煙點通常落在190至220°C,即使發煙點略低,但因油酸比例高、抗氧化物質多,氧化穩定性反而更好。再加上其內含豐富的多酚(polyphenols)和維生素E,這些天然抗氧化劑能在高溫下保護油不被快速氧化,因此他也建議可盡量選擇用橄欖油油炸,來取代其他的精煉植物油。
發煙點高的植物油 高溫下更容易氧化
李思賢在社群平台臉書上發文指出,「橄欖油不能高溫烹調」其實是常見迷思,因為許多人認為橄欖油的發煙點比某些植物油低,便直接推論其「不適合高溫」,但這是誤把發煙點當作衡量油品好壞的唯一指標。事實上,很多發煙點高的植物油,如葡萄籽油、玉米油,反而在高溫下更容易氧化,並產生有害的醛類物質。
他續指,橄欖油即使發煙點略低,但因油酸比例高、抗氧化物質多,氧化穩定性反而更好。初榨橄欖油(EVOO)是冷壓萃取、未經精煉的好油,帶有豐富的香氣和營養,許多人會認為這麼珍貴的油應該「只能生飲或涼拌」,加熱會「破壞營養」,但這同樣為迷思,橄欖油的發煙點通常落在190至220°C,其中精煉橄欖油的發煙點會比初榨橄欖油更高,理論上
李思賢說明,油品的「實際穩定性」取決於脂肪酸結構和抗氧化物,橄欖油含有大量的油酸(Oleic acid),佔總脂肪酸 70~80%,這是一種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在高溫下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如亞麻油、葵花油,穩定得多。再加上橄欖油內含豐富的多酚(polyphenols) 和維生素E,這些天然抗氧化劑能在高溫下「保護油不被快速氧化」。
甚至有研究發現,把初榨橄欖油加熱到180°C、持續油炸24小時後,其氧化指標變化仍優於一般的葵花油或玉米油。最後,李思賢提醒,可以盡量選擇用橄欖油油炸,取代其他的精煉植物油,不過,雖然橄欖油是油炸油種中相對比較好的選項,但建議同一批次的油以使用五次為上限較為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