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到餐廳點一盤快炒空心菜,軟中帶脆的口感總令人欲罷不能。千萬別小看它的空心,那是空心菜能在水上泛舟的獨特秘訣。它在台灣產量高又便宜,到歐美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吃到?「泰式蝦醬空心菜」讓泰國人也好疑惑?烹調後發黑怎麼辦?一起來解開空心大奧秘!

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副研究員林文華解釋,空心菜學名 Ipomoea aquatica 的 aquatica 意為「水生」,指空心菜可在淺水域生長。因植株經常倒伏在水中,莖部特化出中空結構,可儲存足夠空氣。

他分析,空心菜中空結構,更大用途在於協助植株浮在水上並迅速蔓延,若莖部被急流沖斷,就成簡易獨木舟,順著流水到其它地方落腳,增加勢力範圍。

空心菜在旱地生長,理論上莖部不需中空,但桃園區農業改良場(以下簡稱「桃改場」)助理研究員陳嘉雯之前試驗,發現多數旱地空心菜仍會產生中空結構。另外空心菜輸送養分、水分管道是在實心處環狀排列,莖部中空不會妨礙傳輸。空心菜解密》空心是為了當獨木舟?蝦醬空心菜讓泰國人好疑惑,如

 

沒錯。嘉義布袋空心菜籽農鄒明賞表示,空心菜對環境適應性強,從無土水耕、水池旁濕地、到旱地的露天或溫網室種植都適合。空心菜還可長於農田水溝、池塘、盆器等,栽培方法眾多。

林文華觀察,東南亞國家的空心菜常種於水中,方式近似蓮花等作物;台灣卻幾乎以旱地生產空心菜。他解釋,水域栽培空心菜需大量、乾淨的水,養護水域、採收等人力又高於土耕,台灣僅有宜蘭礁溪等水源豐沛地較會種植水生空心菜。

DayDayJamu Cafe 廚師 Ani 跟 Tuti 來自印尼,他們提到,印尼的空心菜如同野菜「摘都摘不完」,在乾土或水邊都可以生長,雨季來臨時也能在水上存活。因此空心菜在印尼飲食中很常見,早期許多家庭需要青菜,去水多的戶外走一趟,就可摘一把空心菜回家。

推測是音譯。鄒明賞表示,空心菜台語、客語發音類似華語的甕或應,故有甕菜、蕹菜、應菜等俗名。空心菜解密》空心是為了當獨木舟?蝦醬空心菜讓泰國人好疑惑,如

台灣飲食研究者曹銘宗於《蚵仔煎的身世:台灣食物名小考》書中提及,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籍及台灣方志都載明:「蕹菜本生東夷古倫國,番舶以甕盛之歸,故又名甕菜。」應表示「蕹菜」是裝在甕子裡,從東南亞船運至中國,所以稱「甕菜」。蕹與甕在泉州音台語是諧音,故可能因此稱呼。

台灣空心菜依據葉片型態,分成竹葉種與大葉種,陳嘉雯說明,前者葉片細長如同竹葉、植株較矮、食用纖維感比較不明顯;後者葉片較寬大且類似心型、植株較長並偏匍匐生長,食用口感相對清脆。

林文華表示,竹葉種多以旱地栽種,生產週期快,較常連根銷售;大葉種常種在水域,生長較慢,植株較大並能連續採收嫩葉與嫩莖,在市場上可能不含根部。不論是竹葉種或大葉種,都會依據莖部顏色,細分為白骨或青骨空心菜,亦有少見的紅骨空心菜。

華說明,青菜採收後若未降溫,植株易失水、凋萎而壓低售價,菜農會透過灑水、冷藏等方式移除青菜田間熱。因空心菜相對耐水,部分菜農會用涼水潤洗,替植株降溫與洗除塵土。

不過,要給空心菜「洗澡」不能馬虎。陳嘉雯說明,空心菜怕低溫,若水冷與冷藏溫度太低,可能造成水傷、寒害等。桃改場特別研究空心菜水冷與暫貯技術,建議空心菜要「涼水浴」,用 10℃ 水清洗,並以 11℃ 冷藏與保濕,「貯藏溫度也高一些」,減少空心菜降溫過程折損。

空心菜發黑是葉綠素與礦物質遇熱後氧化所致。她建議消費者縮短烹調時間,並在料理初期就適量添加鹽、小蘇打等調味料,「替空心菜先氧化」,較能維持鮮綠脆口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創藝彩妝 的頭像
創藝彩妝

創藝彩妝造型部落格

創藝彩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