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用吃來紓壓不是不可以,只看「吃對」了沒
大原則,儘量選當令、在地、天然少加工的原型食物,看得到食材原本形狀的蔬果尤佳。牛豬雞魚蝦在飼養過程中,可能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來促進生長和防治疾病。然而,這些用藥可能對我們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。
東方醫學中「藥補不如食補」與「藥食同源」的概念歷史悠久,而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說:「食物是最好的藥。」但在現代生活中,若人們胡亂飲食或因情緒性進食,不僅難以獲得健康效益,甚至可能導致體重上升。
要讓食物成為最佳的「補藥」,最理想的方法是採用「靜心飲食」的方式。
靜心飲食的7大要點
要點一:提升食物能量,懷抱感恩之心
享用食物時,要懷著感恩的心,這能提升食物的能量,讓身心更加受益。
要點二:進食前先聞再吃,促進消化
在進食之前,先聞一聞食物的香氣,這有助於激發消化系統,讓食物更好地被吸收。
要點三:慢慢吃,感受飢餓到滿足的變化
進食時要慢慢咀嚼,感受從飢餓到滿足的生理變化,這不僅有助於消化,還有助於與身體建立更好的聯繫。
要點四:偶爾獨自用餐,專心於進食
不妨偶爾練習獨自用餐,不交談、不使用手機、不看電視,專注於進食本身,這樣能更好地體驗食物的美好。
要點五:接受飢餓感,這是健康的信號
不要對飢餓感感到恐懼或排斥,適當的飢餓感是正常的生理反應,應該感謝自己的身體能夠感知飢餓,這是健康的信號。
要點六:練習斷食,每天少吃一餐
對於斷食有經驗的人,可以每天少吃一餐,比如我本人就少吃晚餐;如果無法斷食,至少應避免睡前三小時進食。
要點七:年齡增長時,更要多嚼幾下
隨著年齡的增長,進食時應增加咀嚼次數,因為咀嚼動作能刺激大腦皮質、增加血流量,這對於維持大腦健康、預防失智症有顯著的幫助。
5種植物性紓壓食材
牛蒡,清理腸道還你好心情
芝麻,貴族級食材高貴不貴
茄子,炎夏飽足解熱抗氧化
大蒜,抗發炎緩解壓力焦慮
香蕉,製造快樂荷爾蒙的前驅物
全站熱搜